据彭博社报道,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+)宣布,原则上同意9月份大幅增产石油,重新夺回全球石油市场的主导权。这意味着OPEC+的政策已经发生重大转变,从此前维持油价确保产油国的利益,转向了彻底释放产能,应对竞争对手——美国。
在过去10年里,OPEC+对全球石油贸易的主导权一直在被削弱,其产量从当初占全球的40%下降到现在的不到25%。对应的是美国的份额从14%逐步提升到现在的22%,已经到了能和OPEC+分庭抗礼的地步。其中沙特和俄罗斯在石油市场中的地位,一直在被美国削弱。
路透社援引一名OPEC+内部人士的话称,此举是要夺回市场份额。
实际上,这已经是OPEC+几个月以来宣布的第三次增产计划,在上个月OPEC+就已经决定逐渐恢复220万桶每天的产量,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全部落实。
但在两次增产后国际石油市场表现依旧相对稳定,因此OPEC+决定将继续增产,并且这次增产计划将延续到明年年底。增产的目标是将石油价格控制在60美元以下,以确保OPEC+在全球石油交易市场的主导地位。
那问题就来了,为什么OPEC+的目标价格是60美元?
因为60美元是美国页岩油的生死线。
在10年前,美国页岩油就面临过OPEC成员国的联合绞杀,通过大幅增产降低国际油价。美国页岩油由于开采成本巨大,国际油价甚至要低于页岩油的开采成本,美国页岩油受到巨大冲击。一直到全球油价上涨,加上页岩油开采技术进步,开采成本降低,才让页岩油有了一定的市场。
根据OPEC+的预测,美国页岩油新钻井的盈亏平衡点是在61美元到70美元之间,一旦低于这个数字,美国页岩油开采将会出现亏损,所以OPEC+的目标油价是60美元。
很明显,OPEC+的目的就是为了惩罚美国,要让美国的页岩油彻底卖不动。
美国逐渐拿到全球石油主导地位,是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下的产物,这其中也有OPEC+自身的利益所在。不过这次OPEC+明显是想要将美国页岩油置于死地,背后恐怕还有其他原因,这一点从美国发动的贸易战中可以窥得一二。
从上个月开始,越南、日本、欧盟、韩国相继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。这些贸易协议中,除了确定关税比例、各国加大对美国投资,还有一项重要内容,就是要求这些国家加大对美国石油的采购,几乎每个国家都被要求对美国采购上千亿美元的石油。全球石油需求是一定的,美国要扩大石油的对外出口,就一定会导致OPEC+石油出口减少。特朗普的这一做法,就是在牺牲OPCE+成员国的利益,满足美国的利益。这非常符合“美国优先”的特点。
这也是特朗普的经贸政策之一。尽管特朗普对内喊着制造业回流,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但实际上一直想把美国变成世界的加油站。这背后深层次的含义,就是让美国重新回到全球石油贸易的主导地位,以便美国通过控制石油贸易对全球进行收割。
但对OPEC+来说,这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。尤其是OPEC+的中东成员,大多数产业结构单一,依靠出口能源来发展本国经济。一旦油价的主导权被美国控制,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地位,将大大被削弱。
更重要的是,自2016年OPEC+成立以来,俄罗斯一直都是该组织的主导国。所以这事情背后也有俄罗斯反击的意味在内。
特朗普以要求俄罗斯在1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为由,否则对与俄罗斯进行石油贸易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,这一做法也是在挖俄罗斯的墙脚,让俄罗斯石油贸易伙伴转向美国。在多重因素的加持之下,OPEC+宣布增产石油是情理之中。
在这一背景下,特朗普的石油出口计划恐怕要破产。因为就算欧日韩越这些国家全部从美国进口石油,高额的生产成本也会严重削弱利润,甚至是倒贴。除非特朗普有足够的手腕,强迫这些国家接受美国远高于市场价的石油供应。
但美国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一点,因为中东产油国的成本低到让人难以想象,沙特的石油生产成本只有3到5美元每桶,俄罗斯的石油生产成本只有10到20美元。即便是全球油价下降到30美元一桶,依旧有利润可拿。就是不知道美国石油开采企业,能不能赚到钱。
申宝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